近日,一名年仅2岁的幼儿因将4粒小石子塞入双侧鼻腔,被惊慌失措的家长紧急送至我院。抵达时,患儿哭闹不止,呼吸略显急促,情况十分紧急。
01、隐匿的“夺命石子”
鼻腔异物取出术看似是一项“小操作”,但对于幼儿而言,其难度与风险呈指数级攀升。患儿鼻腔空间极为狭小,4粒石子相互卡嵌、位置颇深。更严峻的挑战在于,幼儿无法主动配合手术,必须依赖全身麻醉。然而,幼儿全麻本身就如同一场“高难度挑战”:他们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气道狭窄娇嫩,麻醉药物的剂量必须精准到“毫克级”——剂量不足,可能导致患儿术中躁动,致使异物滑落气管,引发窒息;剂量稍有过量,则可能抑制呼吸与循环系统,直接危及生命。
面对这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,我院手术麻醉科团队迅速启动紧急预案,与耳鼻喉科医生紧密协同。在患儿持续的哭闹声中,手术室护士沉着冷静、一次成功完成了静脉穿刺,建立了关键的给药通道。紧接着,麻醉医生凭借精湛技艺,在患儿完全不配合的情况下,精准快速地完成了气管插管,为后续手术搭建起一条稳固的“生命通道”。
02、多学科协作,合力取石。
手术过程中,麻醉医生全程目不转睛地监护着屏幕上跳动的每一个数据——心率、血氧、血压……任何细微的波动都牵动着整个团队的心弦,他们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、喉痉挛等突发险情。
在麻醉团队的“全程护航”下,耳鼻喉科医生得以全神贯注,借助精密器械,在方寸之间展开了一场“针尖上的舞蹈”。他们需要极其轻柔地将相互卡嵌的石子逐个剥离、取出,动作既要果断,又必须避开脆弱的鼻腔黏膜和血管,防止二次损伤与异物移位。最终,经过团队缜密配合,4粒小石子被悉数成功取出,患儿生命体征始终平稳,术后苏醒顺利。
这次幼儿紧急情况的成功抢救,不仅是对耳鼻喉科医生手上功夫的极致考验,更是对麻醉团队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阅。在高风险 pediatric surgery (小儿外科手术)中,麻醉医生犹如“定海神针”,其背后是对药理的深刻理解、对病情的精准研判,以及与手术团队天衣无缝的衔接。
温馨提示:
在此,我们郑重提醒广大家长: 幼儿好奇心强,但危险意识薄弱,纽扣、电池、珠子、小石子等日常小物件都可能是潜在的“隐形杀手”。请务必将这类物品放置在幼儿绝对无法触及的地方,并加强看护,避免孩子在独处时发生误吞、误塞等意外。一旦发生险情,请保持镇定,切勿自行尝试抠挖,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求助,为孩子的生命安全赢得最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。